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山藥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藥品化義》中記載:“山藥,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調肺之功,治肺虛久嗽,何其穩當。因其味甘氣香,用之助脾,治脾虛腹瀉,怠惰嗜臥,四肢困倦。又取其甘則補陽,以能補中益氣,溫養肌肉,為肺脾二臟要藥。”

山藥是山中之藥、食中之藥。近些年來的研究表明,山藥具有誘導產生干擾素,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所含膽堿和卵磷脂有助于提高人的記憶力,常食之可健身強體、延緩衰老,所以山藥是人們所喜愛的保健品。在北京的霧霾天氣里,空氣中有著水汽和大量灰塵,容易傷脾傷肺,山藥能補脾養胃,生津益肺,對于脾虛食欲不好以及肺虛咳嗽不止有非常好的食療效果。而且《本草綱目》中提到,山藥能夠封閉皮毛,阻止霧霾從皮膚進入體內,可算是給人體建立一道防霧霾的屏障。

山藥應當“食之有道”。在我國,古人很早就把山藥當做蔬菜來食用了。有史料記載,在公元前700多年,各諸侯就把它當做貢品,進貢給周王室。山藥最好的是懷山藥,也稱鐵棍山藥,被歷代醫家所推崇,稱贊為“長壽因子”,是藥食兼用的佳品。食用山藥應去皮,避免“麻、刺”等口感。由于山藥皮易導致皮膚過敏,削皮時候可以涂些鹽在手上。新鮮山藥切開時有粘液,極易滑刀傷口,可以用清水加少許醋洗,以減少黏液。山藥切片后需立即浸泡在鹽水中,防止氧化發黑。另外,山藥有收澀的作用,故大便燥結者不宜食用;有實邪者也忌用山藥。

掃一掃,關注我們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