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釀造白酒時大多數使用的高粱都是“紅纓子高粱”,也稱為“小紅糧”,這也就是為什么紅纓子高粱貴的原因的,主要是因為這種高粱的顆粒堅實、飽滿、均勻,粒小皮厚,耐蒸煮。而且像某酒生產的醬香型白酒都是要經過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其他高粱五六次就能把酒取完了,只有紅纓子高粱能堅持到底,完成它的使命。

另外,是紅纓子高粱所含的淀粉量高,紅纓子支鏈淀粉含量達90%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質地狀,十分有利于茅臺鎮(zhèn)醬香酒傳統(tǒng)工藝的多輪次翻烤,營養(yǎng)的消耗也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同時,紅纓子高粱所含的單寧達1.68%,這種物質在紅葡萄酒中比較多,而且對心臟血管也有一定的好處,就是在這種物質。

然后,是脂肪的含量要低,釀酒高粱的脂肪含量過多,生酸較快,生酸幅度也較大,酒有雜味,卻遇冷容易渾濁。一般含量4%左右就夠了。所以一般醬香型白酒釀造工藝在發(fā)酵過程中形成兒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醬香酒香味的前體物質,然后形成醬香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類物質等。
掃一掃,關注我們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