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石磨面粉就是運用傳統的石頭磨加工出來,不添加任何添加劑的面粉,由于石磨轉速低,磨溫低,不會破壞小麥的營養物質,保留了小麥中的蛋白質、面筋質、胡蘿卜素、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B1、 維生素B2等各種營養成分,特別是石磨粉中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VE是其他面粉的18倍,同時又保持了面粉的分子結構,無需添加任何添加劑,保留了小麥的原有口感,用石磨面粉制成的面食口感柔韌,麥香濃郁,營養價值高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傳統的石磨制粉隨著制粉工業的飛速發展,石磨制粉逐步向自動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現在一般的石磨粉生產工藝為:原糧的清理→去石→洗麥→脫皮→篩理→入磨→混合、打包。
1.原糧的清理
清理的目的在于把原糧中的麥秸稈,燕麥,蕎子,麥殼等塵芥雜質通過篩理和吸風等工序的處理,使入磨小麥符合磨制面粉的要求,降低這些雜質對面粉品質的影響。
2.去石
去石就是運用去石機把原糧中的砂石,煤渣,玻璃等各種無機雜質處理干凈,降低面粉的含沙量,使面粉合格。
3.洗麥
洗麥是為了把小麥的麥皮和腹溝中的泥土和殘留在麥皮表面的農藥洗干凈,同時也有一定的潤麥作用,使磨制的面粉香味濃郁。
4.脫皮
脫皮是石磨粉加工的重要工序,是利用高速旋轉的砂輥粗糙表面對小麥進行摩擦和刮削,以及小麥在碾削室內相互擠壓和摩擦作用,從而除去小麥表面黏附的灰塵和嵌入麥皮表皮的細沙粒,并除去部分麥毛和麥皮,可徹底清除小麥表面的污染物;同時碾去了大部分的外皮層,撕裂了內皮層,有利于水分對胚乳的滲透,能大幅縮短小麥水分的調節時間,有利于降低小麥灰分,改變產品的品質,提高面粉出率。因此,脫皮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面粉的白度和灰分,小麥脫皮越干凈進入面粉中的麥皮機會就減少,脫皮的干凈程度主要是通過壓力們的重量來調節,壓力門越重,出料端的流量越小,小麥在碾硝室內的摩擦機會就越多,脫皮的效果就越好。
5.篩理
小麥在碾硝室內通過砂輥和小麥之間的相互摩擦脫去表層,皮層和麥粒相互分離以后,在脫皮機的出料口裝有吸風裝置,一部分麥皮通過吸風作用而分離,但還有一部分因為麥流的卷裹和流量大小的影響不能完全除凈而沾在麥粒的表面,所以在脫皮后設置一道帶毛刷的圓篩,通過毛刷的刷擦和圓篩的篩理共同作用,使得小麥中的麥毛和碎麥等雜質得到徹底的清理,這也是提高白度和降低灰分的重要工序之一。
6.潤麥
潤麥是為了降低胚乳的強度,改善小麥的物理特性和化學特性,使之具有最佳的制粉工藝特性,改善面粉的白度。
7.入磨
入磨是利用旋轉的石磨通過擠壓、剪切、摩擦等作用力使小麥成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石磨的制粉效果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
7.1 轉速
石磨的轉速一般在20-30轉/分,隨著轉速的提高,面粉的出粉呈下降的趨勢,但是只要在這一轉速范圍之內,出粉率的影響不是太大,所以在考慮到出粉率和產量兩方面的因素,轉速大都在30轉/分。
7.2 磨的直徑和厚度
石磨的直徑一般為75厘米左右,每一盤磨的厚度一般在15-20厘米,隨著直徑和厚度的增大,出粉率也隨著增加,但同時動耗也增加。
7.3 磨齒的技術特性
石磨的磨齒技術特性與輥式磨粉機相似,它是按照一定的斜度,一定的順序,由幾組長短不同的磨齒沿著磨盤的外徑排列組合而成,一般以每組5-12牙為一組。根據來料性質的不同,磨齒的齒數、齒角、斜度都有變化的。一般由于前路物料的顆粒較大,選用較多的齒數,較小的齒角,較大的斜度,這樣形成兩齒距離小,齒槽深,齒面小,物料受到剪切力和擠壓力大,利于粉碎物料;而后路物料較細,所選用的參數與上面相反,物料主要靠摩擦力和擠壓力來粉碎。
7.4 流量
流量對出粉率的影響較大,因為隨著這流量的增加,上下磨物料間的厚度增加,對物料的研磨程度也就降低,出粉率也隨著下降,一般在出粉率影響不大的情況下,應選較大的流量,這樣不但降低了電耗,也延長了磨齒的使用壽命。
8.篩理,混合,打包
一般在每臺磨的下面都帶有圓篩,物料經篩理后,篩上物進入下一道系統研磨,面粉統一收集,經混合后稱量,打包。
掃一掃,關注我們最新消息